• 账号设置
    • 入学申请
    • 应聘申请
    • 退出
谷粒专栏 | 蟹老板和他的“拆弹计划”
  • 账号设置
  • 入学申请
  • 应聘申请
  • 退出

谷粒专栏 | 蟹老板和他的“拆弹计划”

7年级一入学,“老干部范儿”的谢洋一下子就把同学们震慑住了。说话办事一本正经, “身有正气,不言自威”的气质写满全身。

 

9年级,他在同学们中成了定海神针般的存在——PBL里做leader,张罗赛艇社,和同学合伙开公司,出版诗集……仿佛只要有他在,“项目就稳了”。



可谁又能想到,靠谱“谢老板”,还有一段易燃易爆炸的“蟹老板”往事呢?

蟹老板.jpg

 

01 蟹老板有颗定时炸弹

 

平心而论,谢洋绝对在老师“最省心的学生”排行榜上。成绩名列前茅,规则意识强,对同学热心,对事情认真,简直是“三好学生”本生。



一次PBL项目,同组的小A同学因为买到了需要的材料,很兴奋地想告诉他,可当时正值上课,蟹老板没有理会;上体育课,又看到小A同学和同学们在一起嬉闹……一旁的蟹老板终于忍不住了,憋了一天的怒气在走廊里爆发:发脾气、扔东西、大喊大叫,与平时循规蹈矩的他判若两人。那次爆发事件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:蟹老板的内心藏着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“我好像是周期性反复地出现这种情况。”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控,蟹老板陷入了反思,却将自己封闭再封闭,忍耐再忍耐,以求对他人无害。

 

直到八年级上的军训。每天集训结束,教官会为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发勋章。好强的蟹老板每天都很努力,却从没有评上过一次——而在他看来,评上的人做得也没有很好啊!

蟹老板心里的定时炸弹已经开始滴滴作响:“这不公平!教官是不是针对我?我的努力为什么得不到肯定?”积怨已久的情绪在第四天爆发,面对教官,蟹老板再次怒发冲冠。“发泄时的瞬间让我觉得舒服了一点,之后就有点尴尬。哪怕我竭力假装没这回事,但还是给周围人留下了暴躁的印象,但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生气。”


面对自己引起的风波,蟹老板又内疚,又委屈。



02 拆弹进行时:我接受,人都是矛盾的

 

情绪问题的背后一定藏着少年某种无法摆脱的困境。好在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。过去,蟹老板接收到的信号几乎全是:你摔东西不对,你发脾气不对,但和班级首导毛露老师的一次谈话,让蟹老板有了一种释怀的感觉。“这是第一次有人读懂我内心真正在想什么。”“面对一个发脾气的孩子,如果我们只去批评,而不看到他情绪背后的诉求,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隔阂。蟹老板的内心对于规则和公平,有自己执拗的认知,一旦外界的运行方式不符合他内心期待,他心里的天平会失衡,转化成激烈的爆发。同伴的不理解会加剧他的不满和自我否定。这种情况下,我要先肯定、接纳他内心真正的诉求,再告诉他,诉求的表达有更恰当的方式,人不该受控于情绪。我和他说,人像一个多面立体,如果你只执着于一个人的小缺点揪住不放,那你满眼都会是他的不好,别人的闪光点就进了盲区。”


在来云谷之前,曾艳老师做过德育主任。自从成为云谷孩子的导师,她开始更多地从关注「管理」,到关注「人的成长」,这是完全不同的工作。在云谷,她成为了擅长“非暴力沟通”的“拆弹专家”。“我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举个具体例子:如果丈夫下班回家后没有打招呼而是在沙发上玩手机,一直在家等着的妻子可以怎样和丈夫沟通呢?


1
、观察:‘我看见你下班回来在沙发上看手机,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?’
2、感受:‘你没有陪我说话,我感觉到难过、委屈。’
3、需要:‘因为我有被重视和关心的需求。’
4、请求:‘我有一个请求,你能放下手机陪我聊聊天吗?’

 

很多时候,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感受,听到这样正面且明确的表达后,别人就会反思,来理解你的需求。”

1628576594634576646.jpg

 

看见人、懂得人,或许是门永远都学不尽的学问。这样的看见之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,而在当今社会,应试的浮躁、功利的追逐让家庭和社会都渐渐失去这样的耐心,看见,竟成为青少年生活的稀缺之物。在云谷创立之初,就期待以导师制让每一个学生被完整看见和尊重,因为“教”和“育”的达成需要师生成为积极的成长共同体,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,在和谐而宽松的对话中发生。当然,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并未成熟,导师也不是一味的体谅与共情。像内心秩序强烈的蟹老板,在学业上需要的是严格之爱,有竞争、有目标才能激发他更大的潜力;而内心的结,则需要包容之爱,刚柔并济。




03 圆桌会上的battle


不断接近自发制定的目标,让蟹老板斗志昂扬——当然,成功路上不乏被浇过冷水。

 

还记得七年级的1+1+1成长圆桌会,他兴致勃勃地准备了PPT,打算和爸妈分享自己的成长规划——这是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确立属于自己的目标。“英语学科能力提高,养成好的时间规划......”话音未落,爸爸发言了:“目标定得那么大, 行动路径也不明确,还不如先把眼前的英语课学好。你知道英语学习中,练习多重要么……”


“当时气氛凝固到了冰点,我和妈妈有些尴尬,谢洋有些气愤地望着爸爸,涨红了脸,说不出话来,眼泪一颗颗地滚。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‘秀’一下成果,他来和我沟通了不下四次,期待着得到认可。” 回忆起那次小插曲,曾老师记忆犹新。

 

蟹老板转身离开会议室,爸爸急忙解释:“他就这样,从小脾气就火爆,曾老师,英语他从小就不好,如果现在不开始,后面……”“英语这事,是爸爸急,还是谢洋急?如果是爸爸急,我们就把这事先放一段时间。等等他的规划是否可行。其实谢洋内心真的特别期待爸爸的认可,再给他一点时间吧。”半年后第二次圆桌会,依旧蟹老板主持,但这一次,他主动把英语口语练习、练字这些曾经爸爸妈妈费九牛二虎之力都说不到他心坎的「要求」,放进了自己的成长规划。



——在强人云集的学习环境里,蟹老板产生了「我要努力补缺」的心态。

 

“今天我来主持,请先耐心听我说完,我准备好了笔纸,可以做笔记,之后可以用「Star and Wish」的方式给我提建议,我很重视你们的建议,但因为我才是自己计划的执行者,所以我会想想是否采纳这些建议。”

 

有时,问题不是被解决的,而是被解开的。当成人站在「过来人」的立场对孩子提出要求时,是否可以多想一步:我们提的这些要求指向谁的成长?是谁该为这成长负责?过程中我是在消除干扰还是在增加干扰?当小学时那个内敛腼腆的羞涩男孩,渐渐变成了一个更open、更乐观、更敢表达的阳光男孩时,爸爸妈妈未停止积极的改变。

 

谢洋爸爸常常把自己的收获和学习感悟分享给云谷的老师。在最近写给曾老师的信中,他说:

 

对当时的我来说,曾老师的话有点不可思议。传统教育者的亲子沟通的模式,一般都是单向传输的:家长让孩子做什么、怎么做、什么时候做,是一个「权威者」的角色。我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选择、策略和执行。但这学期,我从谢洋身上看到了潜力。只要价值观在正确的道路上,请相信你所爱的人。这种信任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,云谷给予孩子们的爱,是其他学校不可比拟的。学校和老师都能做到这种程度,我们当父母的还有什么理由不做努力?人过四十,很容易出现满足、懈怠或者认命的思想,但云谷让我意识到,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,孩子长大后展翅高飞,父母也需要独立的生活,我们也需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做出让自己和他人尊重的价值。我不再焦虑了,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。

 


04 知其白,守其黑,我成为了我乐意成为的自己

 

要多久的时间,才能让一个硬汉重拾隐藏在深处的“柔软”?答案是,整整三年。那个拥有尖锐触角的“蟹老板”,仿佛经历了蜕壳、探寻、绽放,变成了同学们口中定海神针般的“谢老板”,现在还会坦然地把那些年爆发过的小炸弹讲成段子。“说实话,搁以前,我都宁可在室内写作业都不想出去玩。听音乐、学习哪个不比运动有意思?从小我体育就不好,就差没把「运动差生」这标签写在脸上了。”谢老板笑笑说,“云谷热爱运动的人很多,很有氛围,我就加入了赛艇社。”赛艇是一项需要团队高度合作的运动,运动健将和运动差生都要在一个起跑线上打配合,这让谢老板在运动中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满足感。他甚至成为了国家级赛艇比赛的副领队、领桨手。



九年级上,谢老板的原创诗集《少年有待》问世了。尽管很多人都说:“谢老板这么boring的人,不可能会有诗意的。”他用55首诗歌证明,铁汉也可以有柔情。“过去我总是盲从,大人说什么,不管心里乐不乐意,我都会照办,即使心里不是很舒服。来到云谷,我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个性,比如同学们提到杨天栩就会想到赛艇,提到瞿川就会想到hip-pop,我也对「自己」的属性产生了向往,开始各种尝试。我喜欢古风,喜欢优美雅致的词藻,更爱那种能在短短两句中就藏尽浮世中万千情感的力量。我就想着,为什么不写我自己的诗呢?”


说起最爱的诗歌,谢老板“不苟言笑”的脸上总洋溢着灿烂,诗歌也让他没有来得及发泄的情绪有了容身之所,从把想法“翻译”出来,慢慢开始注重平仄韵律,斟酌词藻。

 

对自己坚持要做的事情,谢老板和自己有个约定:“每周都写,不论多少。”最近的一次演讲,谢洋分享了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的一句话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;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;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故事讲到这儿,我们不禁回味那句云谷教育者的坚持:“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”。什么是最好的自己呢?于谢老板,有让长处发光的土壤,有心无旁骛地追随内心深处声音的坚定,那个世界里非黑即白的固执男孩,变得 “知其白,守其黑”,甘愿在此刻作为天下的溪谷沟壑,在岁月中不动声色地积蓄着自己的能量——这便是属于他的答案吧。